家电重回“傻瓜机”,供需逻辑与国产替代由于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紧缺,MCU单片机仍处于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现在主要的家电芯片企业,包括国内外MCU大厂的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毕竟晶圆制造商往往更加“偏爱”高利润产品,小家电一般采用8位单片机,大家电一般采用32位单片机,价格在几毛钱到几元,毛利率也有限。因此低利润家电的芯片自然被排到了最后。
国内微控制芯片厂商先后发布调涨通知;而有些大厂也已经开始暂停接单。实际上虽然订单很多,但是受到晶圆以及封装资源紧缺且费用大幅上涨的影响,他们的产能也一时不能跟上,因此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
实际上在车用MCU缺货压力仍未缓解的现状之下,MCU龙头厂商的产能也在向其倾斜,这也继续导致家电等领域MCU出货减少。
芯片供应短缺也已影响到洗衣机、烤面包机等低利润家电产品。从一些国际电视、空调大厂的反馈来看,鉴于部分关键部件越来越紧缺,只能采用加价的方式获取优先权。因此这自然让家电厂商继续增加整机商品的价格,最终零部件的成本增加将转嫁给消费者。
不过对于相对低端的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尽管目前国内供应也有一定的份额。但本土化配套率仅在5%的较低水平,家电产品中大部分的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例如国产空调MCU超过七成来自于瑞萨、英飞凌、TI、NXP等国外大厂。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产品的高端化进阶是必然的选择,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高端化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此次“安全使用年限”加持“低碳”,正式将高端化的“任督二脉”打通,必将加快全产业高端化普及。而在“苛政严正”之下,家电市场必将迎来又一春。
知耻而后勇,这能催化国内家电龙头加快自研芯片的决心。在AWE上,格力、美的、长虹、海信等国内家电巨头纷纷展示出其“芯”成绩。今年将是中国家电龙头企业自研芯片大规模应用的一年,但也是一个关键考核的时机,尽管家电芯片加快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投资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恶性竞争。
毕竟目前进口芯片在供应上都出现短缺问题,部分芯片即便有钱也拿不到货。不过供应紧张也有望加速芯片领域国产替代,有小家电厂商已经开始考虑用国产替代等方式,来解决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
不管如何,未来5-10年间国内家电产业将由原来求速粗放的模式,向高端、创新的模式转型。通过自研芯片,促进智能家电互联互通,以创造更多价值。虽然当下智能化家电的芯片短缺会让行业带来一些阴影,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家电业大量需求的始终是相对成熟的半导体制程,买方市场的形态必然是长期存在。
文章分类:
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