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申请 | 资料下载 | 替换型号咨询

国产单片机如何抓住大机遇

不少用户吐槽了他们被涨价蹂躏的苦楚,一颗普通MCU竟然报价90块,还有的苦口婆心的求原厂,就差下跪了,结果原厂还是一分钱不降!全球芯片荒,市场一片涨价声,高兴的是原厂是渠道,哭的是终端厂商,有的厂商说他们竟然被某国际MCU大厂坑了两回!追问才得知原来是这家厂商连续两次调价,但是竟然还是没货!


其实这轮涨价最终受害的肯定是STMCU这种产品一旦切换就很难再改有很强的惯性旧产品一旦切换成国产几乎在它生命周期内.就不会改回来了除非国产真的不稳定。实际上国产MCU经过使用还是不错 ,这也是很多系统厂商最近加紧改版的原因。


很多厂商在改版设计,开始采用国产单片机,某汽车电子CTO说:“前几年TI改革销售模式是十分明智之举。这次短期受伤的是用户,长期受伤的是ST,因为这次受伤的主要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工业电子,因为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国产MCU一点一点地吞原来ST的市场。这次ST涨价近10倍大家都在没日没夜地移植,加上国内一大推103MCU助推。”


有的表示以前对国产MCU不信任,觉得可靠性差,稳定性差,现在用了之后觉得虽然不是完全满意,但还是能用的。


5年前在灵动微刚刚进入MCU领域时,当时国内著名MCU专家周立功单片机创始人周立功教授给本土MCU的五个忠告,现在看依然有效!


忠告一、产品要接地气,超出客户预期

周立功认为产品定义是本土MCU厂商发展的第一关键因素。周立功结合自身帮助NXP定义MCU并取得成功的经验,告诉大家定义如何创造奇迹,“我花了三年时间和NXP定义MCU,针对需求定义,开发出来后BOM成本降低到仅需60多块,比竞争对手的100多块BOM成本少了40RMB,深受客户喜爱”。“你要知道你的产品是卖给谁的,你能否切实地为客户解决麻烦?只有明确客户的需求,像对待“岳母”一样对待客户,聆听客户的声音,挖掘客户的内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并超出了客户预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摆脱竞争,才能获得成功。


忠告二、形成”垄断“--“失败是因为竞争,成功是因为垄断”

本土MCU想要成功,就必须突出重围,摆脱竞争。“大家都能看得到,都做得到,那都不是成功的资本,我定义了恩智浦的芯片,价格当然是我说了算,谁有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谁能真正为客户解决麻烦,谁就能垄断获得成功。”。抓住发展机遇还必须专注细分领域一战成名,提供其他厂商不能提供的差异化服务,“MCU型号不要求多,要让客户喜欢你的产品,就要让他用了你的MCU后不愿意再用第二家,只有做到这样你的产品就成功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多听客户的反馈。”要放眼未来,就一定要提供前瞻性的方案。


忠告三、差异化思路,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

他认为如今在MCU国内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本土MCU厂商在未来的发展机遇非常大。本土MCU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关键不在设计,也不在制造,成功的重要核心在于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你可以投两千块钱做出来的技术,他跟土豪投一个亿也能做出来。重点是你也还没有一个亿。所以设计和制造并不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不能做人有我有的产品,国外IC设计能力不会比国内差,但是他们的工程师离市场远,决策慢,我们要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定义独特的瞄准细分应用的产品,细分市场未必是小市场。”


忠告四、保持愚蠢,保持持久,别打价格战

当年我们成功,是我们做了别人最愿意做的最傻的事情---自己掏钱把NXP等公司的英文单片机文档都翻译成了中文。这个最傻的举动却为我们赢得了很多新客户。“他表示,”当然,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成功的持久性还需要保持愚蠢,切忌浮躁。


“当我们刚开始被竞争对手拷贝商业模式时,为了与之抗衡,我们打起了了价格战,其实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其实我们的成功就是用傻办法解决了客户的麻烦而已。但是打价格战的公司最后都会死掉,因为你品牌不如人家,你凭什么赢?而且你也没有钱开发下一代的产品,最终拖死的也只会是自己。”


所以,对于本土公司,要变的傻一些,多想如何持久地给客户解决问题就好。在这点上,本土科技公司的创新典范---华为公司就做的很好,他们不但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还不断构筑技术洼地,虚心向友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


忠告五、从未来需求挖掘出独特的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创新更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且独特的商业模式可能可以让你提升很多竞争优势,“中国人产品为什么做得不好,我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去研究发现,我们的工程师不是把精力放在算法、需求、用户体验、工艺、结构上面,而是在疲惫重复地写代码,根本没有时间创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多了也做不好。因此,没有创新,只用蛮力在开发的公司,再好的工程师最终也只能纷纷出走,再好发展机遇也会最终错过。中国MCU要成功,必须创造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进行垄断。”他强调,“可以用钱买到的就尽量买,让工程师只开发买不到的或者别人做不到的东西,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看到5年来灵动微电子正是在这5个忠告的指引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现在灵动微已经位列本土ARM MCU三甲厂商了。